正在连载中的短篇言情文《卖豆腐的那个夏天》,故事中的代表人物有薛云、林若雪,是网络作者呀土豆倾力所打造的,文章无删减版本简述:旁边卖大葱的叔赶快敲了敲更旁边摆菜的婶,接着婶又想玩什么传声筒一样,又跟旁边咬耳朵。那小伙子往这……
第二章如约
第五天,他又如约而至。
“今天要什么口味的?”
我熟练问他。
我爸在旁边一副兴奋样,期待小伙子再点他的秘制蒜泥。
“有没有新口味?”
他盯着豆腐脑,又对上我的眼光,慢悠悠地问。
“有种酸的,你要不要?”
小伙子点头。
我爸给我一爆栗:“别骗咱们顾客。”
好吧,确实是我开了个小玩笑。酸的口味,其实就是变质坏掉的豆腐脑。
小伙子反应过来,也不恼,反而笑得很开心:
“那我要个原味的吧,白着吃。”
我正要打包,他忙有些慌忙地说:“今天在这吃,不用打包。”
接着,他挎了把小椅子,坐在小桌子前一勺一勺慢慢吃。
那大长腿,坐小椅子还有点委屈他的感觉。
就是......这吃得也太慢了吧!
别人都是大口大口咕咚一下就全滑下嗓子了,这说明我家豆腐脑就是这么爽滑,我可引以为傲。
而他拿着小勺,一点一点挖着,时不时看看风景,再时不时偷瞄我一眼。
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我早就练就了一身本事,耳听六路,眼观八方。
就这样,他磨蹭了两个小时才走。
这一走,周围小贩可就热闹起来了,开始讨论他,一开口,就把他和我拉在了一起。
“就那一碗豆腐脑,一吃就是两个小时啊,醉翁之意不在酒啊!”
“我看就是看上你了呗,君悦大姑娘!不然这么青春一小伙,怎么吃得这么磨蹭啊?”
“想着多看你几眼嘛。悦悦,相信你婶我的眼光,那小伙不错,长得不赖,跟你站一起可养眼嘞!”
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碎嘴子,感觉下一秒就要把我跟他五花大绑抬上轿子了。
我妈把我揪回去,表面上跟那些人说我们家闺女不急,实际上一回家就问我跟人家什么关系,喜不喜欢人家,喜欢人家什么,人家多大家在哪读书在哪。
我说我哪知道,他对我来说也是个陌生人啊!
“操心这个干嘛,你女儿可是魅力无限。”
我臭屁地甩甩头发。
我妈说我爸剁的蒜沾我头发上了,赶快去洗洗。
第二周。
我抬头看看天空,云卷云舒,像豆腐脑一样香甜。
像有了生物钟一样,我适时抬头,刚好地对上那小伙子远远望过来的眼神。
周围的氛围蠢蠢欲动起来。
对面择豆子的奶奶眼神精明的,笑得可八卦,两大排假牙都出来了。
旁边卖大葱的叔赶快敲了敲更旁边摆菜的婶,接着婶又想玩什么传声筒一样,又跟旁边咬耳朵。
那小伙子往这边走两步的功夫,这整条街都知道他要来了。
一个个竖起耳朵,眼神齐刷刷投过来。
树叶细细簌簌地响,午后有些闷热的空气缓慢地流动。
大家看似慵懒地做手中的事,实则认真地关注我们这边。
我很佩服大家的八卦精神。
连我爸这个五大三粗的男的,都在大家这种氛围的渲染下,笑得意味深长。
“闺女,好好把握啊。”
他甚至这样嘱咐我。
爸爸,你到底是多着急啊!
小伙子终于走到了豆腐脑摊前,好像意识到了这不对劲的氛围,缩了缩脖子。
我例行公事一样问:
“小哥,今天吃啥口味的?”
小伙子琢磨了一会:
“甜咸双拼吧。”
好好,万物回到起点。
我笑眼盈盈地看着他。不得不说,这小伙子真的很干净。
清清爽爽的短发,挺拔的鼻梁,一身清爽的夏装,好像大学校园里要去运动的青春大学生,还没有汗臭那种。
每天他的到来,也像山谷里夹着暗香的风,吹散不少闷热。
我给他装好,忍不住逗他一句:
“天天这样吃,你都要吃成豆腐西施了。”
小伙子耳朵竟然微微泛了点红,但反应得很快:
“你才是豆腐西施。我这种,顶多算东施效颦。”
我没想到他居然还接上了我的话,笑得手一抖,豆腐脑差点给他掉地上。
他眼疾手快接过,眼神亮晶晶的,不忘调侃我一句:
“豆腐西施今天手不稳啊。”
我有些嗔怪地看他一眼,假装漫不经心问道:
“小哥看着这么年轻,几岁啦?”
小伙子回答得干脆:
“十九。”
好啊,比刚成年大点的年纪,难怪这么青葱翠绿。
我仗着自己比人家大一岁,得意地说:
“那你得叫我姐姐哦。”
少女自信明媚的笑容在阳光下也是熠熠生辉。清风带起缕缕轻柔的发丝,好像人间温柔乡。
当然,这是我想象中的自己,不过估摸着和其他人眼里大差不差。
小伙子看我有些愣了神,认真思索几秒后,非常正经地叫了声:
“姐姐。”
不得不说,这小伙子清脆的声音真像山间的清泉,脆生生咕咚咕咚响,听着沁人心脾。
但我还没做出什么反应,就隐隐听到左邻右舍齐刷刷倒吸气的声音。
“姐姐年纪应该也比我大不了多少吧,还在读书?是放假了帮爸妈卖豆腐脑吗?”
这小伙子开始话痨起来,好像被一声“姐姐”突破了什么隔阂一样。
我也打趣回应:“对咯,回乡致富。”
“姐姐真有雄心壮志。那姐姐是学啥的呢?”
他连炮珠一样问,我听这一声声姐姐也乐呵:
“学的拖拉机的驾驶与维护。”
一阵可疑的沉默后,小伙子还是笑得灿烂:
“姐姐真厉害,开拖拉机的样子一定很帅。有机会能坐上姐姐的副驾驶吗?”
“好啊,有机会开拖拉机带你兜风。”
好久没人能这么自然地接过我的话头再抛回来了。我饶有趣味地和这位弟弟聊着天,一问一答的形式,也对他有了些了解。
豆腐东施弟弟叫苏越,大二的年纪,听到亲戚夸东市这边有家豆腐脑又滑又嫩,他听了可馋,慕名而来。
第一次尝了就惊为天人,天天就惦记着这一碗,就每天都过来买。
至于为什么越来越磨蹭,后面次次要在我摊子前待这么久,他巧妙地避开了。
我也就没追着问,看他已经很熟练地自己拉把大点的椅子坐下,在那一勺一勺认真地吃。
少年额角的碎发被微微吹动,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。
好嘛,继续。
有个稳定的客户,不也挺好的?
下一篇: 已经没有了